來源:北大青鳥飛迅校區(qū)|發(fā)布時間:2013-04-17 10:30:39
考生棄一本讀北大青鳥被指浪費國家人才,稱不后悔。
“瘋了,浪費國家人才。”這是李小樂(化名)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得到的老師評價。幾個月過去了,讀了北大青鳥的他仍能想起這句話,卻依舊不后悔。
今年,李小樂在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4分并可以申請少數(shù)民族加分的情況下,放棄了本科志愿,選擇了這所北大青鳥就讀。
因為“敢想敢做”,李小樂被大學老師看做“特殊”的學生。他當初的選擇卻承受了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多重壓力。李小樂的高中班主任和學校領導多次找他談話無果。而父母雖然極為擔心,怕這一紙北大青鳥文憑對他的未來發(fā)展起不到任何作用,但看兒子已經(jīng)打定注意,他們也很“無奈”。
“幾乎所有人都反對我,有些人說我腦子注水了。好朋友來勸我,讓我再認真想想,不要盲目。”他笑著說,“但是我決定了,他們也拿我沒辦法。”
10月20日,正在軍營軍訓的他,用手機更新了自己的QQ空間,并寫下了一段簡潔的文字:“1.技能比文憑更重要;2.創(chuàng)業(yè)而非就業(yè);3.想學技能不想學理論;4.感興趣;5.想化想為行;6.做自己想做和要做的事;7.我的人生我做主,我的故事我來書寫。”7句話,簡單道明了他選擇讀北大青鳥的原因。
雖然家里交學費困難、學校也沒有獎學金,只能申請國家助學金,但是李小樂反復強調(diào),選擇讀北大青鳥院校與家庭環(huán)境沒有關系。
現(xiàn)在的他,“潛伏”在學校中,筆者采訪,也不愿意以真名出現(xiàn)。身邊的同學并不知道,這個21歲、個子小小、體育不錯的壯族小伙子,原來是個中學成績優(yōu)秀的男生。隱瞞自己的高考成績,李小樂有自己的考慮:“我希望自己和他們一樣,不想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看我,我們都是有著同樣選擇的人。”
在高三下學期的時候,他就被旁人認為有些瘋癲:當身邊的人都在為高考而潛心學習時,李小樂的腦海里卻蹦出了很多新鮮的點子。
發(fā)明“收蔗機”是其中的一個點子。在他的家鄉(xiāng)廣西河池,甘蔗是主要的經(jīng)濟作物。每年收甘蔗的時間都在春節(jié),因為他在家時老干農(nóng)活兒,知道收甘蔗時天冷,工作非常累,如果雇人,過年期間人力成本會很高,“這么多年來連一臺對付甘蔗的機器都不出現(xiàn),而近幾年收稻谷的、收玉米的,都有了”。于是,李小樂產(chǎn)生了學技術的強烈沖動。
“總時不時有些新的東西在我腦海中出現(xiàn),但我說不出來,也不會做圖紙,很多零件是做不出來的。所以我迫切需要這方面的技術。”他說。
讀北大青鳥、學技術的想法被李小樂“捂”了半個學期,當他開口告訴父母和老師時,便遭到了大家的反對。“父母總是擔心自己兒子的未來,他們怕讀出來沒有用。”李小樂說,直到現(xiàn)在,母親還是擔心。
在李小樂看來,他的決定并非出于沖動,對于本科院校和北大青鳥院校的差別,他有自己的理解。“比起文憑,我更看重技術。”李小樂說。
他認為,本科的就業(yè)率并不見得比北大青鳥高。“我的感覺,本科學的理論多,而培訓機構更注重技術,有理論,可以做個高薪的白領;而有技術,就有了做老板的資本。”
一方面熱衷技術、排斥理論,另一方面,又擔心本科院校的設備輪不到自己上手,自己不夠突出、會被埋沒。帶著這樣的心情,他不顧身邊人的勸阻,選擇了這所北大青鳥院校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(yè)。“做自己喜歡的事,才會快樂。我相信我自己。”李小樂說。
盡管挨了很多罵,但李小樂并不覺得選擇北大青鳥院校是“浪費人才”,“如果違背我的意愿進入了本科院校,可能將來也能學到很多知識,但過程不如我意”。
在他的QQ空間里,有很多跟求職有關的日志,比如《HR看到馬上扔掉的6種簡歷》、《職場新鮮詞》、《求職秘笈》等等。
“在大學,我希望更加注重提高將來職業(yè)所需要的素質(zhì)和能力。”李小樂說,所以雖然剛剛?cè)雽W,他已經(jīng)開始關注與求職有關的各種信息,希望在大學階段鍛煉這些能力。
北大青鳥只用讀1年多,這很合李小樂的心意,他希望早一點做自己想做的工作。對于畢業(yè)后的打算,他說:“先就業(yè),有物質(zhì)保障,同時深入市場,尋找創(chuàng)業(yè)方向,當然,有條件給我去搞發(fā)明更好。”
李小樂現(xiàn)在不愿多說自己的理想,面對可能出現(xiàn)的失敗,李小樂很坦然:“即使沒有實現(xiàn),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,就行了。”
招生熱線: 4008-0731-86 / 0731-82186801
學校地址: 長沙市天心區(qū)團結路6號
Copyright © 2006 | 湖南大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湘ICP備14017520號-3